隨著o2o浪潮撲至生鮮行業(yè),國內各大企業(yè)大佬和資本杠上生鮮O2O。但是在生鮮O2O行業(yè)有句出名的話——不做生鮮等死,做了生鮮找死。這句話好似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在創(chuàng)業(yè)者心頭,不管是國內也好國外也罷,凡是做互聯網電商的,多多少少都會把生鮮看作具有挑戰(zhàn)的事業(yè),似乎征服了生鮮O2O這座難以逾越的高峰,那些雄心勃勃的企業(yè)家才能找到創(chuàng)業(yè)的快感與激情。
那么問題來了,生鮮電商這么大的盤子,從自建物流冷鏈提升運營服務能力,再到整合供應鏈打通產業(yè)上下游等等,這些都是內功,各家有各家的底子和修為。所有在生鮮O2O領域摸爬滾打的“江湖中人”他們將遇到的最直接的挑戰(zhàn),便是與市場、與用戶短兵相接。接下來,不妨來看看創(chuàng)業(yè)者和資本方在生鮮O2O領域是如何見招出招。
一、創(chuàng)業(yè)熱潮:條條大路通羅馬,大佬們卻“劍走偏鋒”踏上生鮮“不歸路”
1、京東CEO劉強東:“京東到家”O2O項目是自己的第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
2015年3月16日,京東正式上線“拍到家”APP,其后京東將“拍到家”改名為“京東到家”。這款被劉強東稱為“具有戰(zhàn)略屬性的京東O2O產品”主打的便是生鮮快送。2015博鰲亞洲論壇上,劉強東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明確表示,以生鮮快速配送為特色的“京東到家”業(yè)務是京東2015年新的戰(zhàn)略重點。
劉強東公開透露,“我們做了11年的電商,結果發(fā)現,服裝、鞋帽,甚至汽車、房子,所有東西都可以到網上銷售,而且賣的越來越好,可就是有一類,是老百姓高頻購買的東西,幾乎每個人每天都要買的東西,恰恰在網上沒有人能夠做好,不管是平臺模式還是京東自營模式,都沒有做好,那就是生鮮。生鮮電商的模式、運營和傳統(tǒng)電商業(yè)務完全不一樣,涉及到商業(yè)模式的創(chuàng)新,必須由最高決策者親力親為,獨立運營才能成功。‘京東到家’O2O項目將是我的第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。”
做生鮮電商的難點在哪里?劉強東認為:
第一是傳統(tǒng)超市賣場信息化程度不夠,系統(tǒng)封閉,沒有標準接口,京東花費了大量時間來幫助超市進行系統(tǒng)性改造;
第二是運營,傳統(tǒng)電商需要倉庫存儲和分發(fā),生鮮電商需要流動配送,通過技術手段優(yōu)化配送人員和產品的匹配,提供成本最低、速度最快的配送方案。
2、Dmall創(chuàng)始人劉江峰:通過O2O重構生鮮電商
2015年4月28日,Dmall創(chuàng)始人劉江峰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O2O峰會論壇作主題發(fā)言時談到,生鮮市場具有巨大的O2O改造空間。當然,Dmall能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劉江峰“華為榮耀前總裁”的title外,還有“Dmall在沒有BP,沒有確定Logo的前提下斬獲IDG領投的1億美金天使輪融資”。
劉江峰坦言,“生鮮不能說是我特別喜歡的,但生鮮電商確實是個藍海。據我對電商的了解,目前最難跨越的也就是生鮮這塊,中國每年是萬億級消費品市場,生鮮最少在千萬級,但是電商(滲透率)不到1%,這塊市場將來能夠做大。特別是做生鮮O2O,你要承認線下的價值,只有線下才能真正的把產品做好。”
劉江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,“做生鮮電商必須有大資本才能做成,教育用戶、市場競爭,面臨很多風險”。劉江峰認為,這些生鮮電商中,很多從農產品采購開始,到配送至消費者手中,這樣的模式太重,除了生鮮的損耗問題外,生鮮電商主要虧在冷鏈、倉儲、末端的配送。
在生鮮電商團隊中,有IT人員和“菜販子”,文化水平和思維理念鮮明的差異,也加大了管理的難度。另一方面,線下超市不具備線上能力。要發(fā)展線上業(yè)務,涉及到線上產品的打造、內部流程的再造、用戶行為的引導、網上營銷傳播等等,這些是傳統(tǒng)商超賣場很難實現的,而且它們的平臺也并不夠大。
3、企業(yè)大佬、高管集體涉水生鮮O2O,紛紛謀局登陸
在生鮮O2O領域里埋頭深耕的“大佬們”除了上文提到的兩位還有下面這些:
——中糧我買網總經理趙平原談生鮮核心競爭力
趙平原表示,“生鮮電商表面上看似乎就是賣不同品類的東西,但幕后從上游的供貨、產品質量把控、買手的選品到物流、營銷、運營、管理等,整個鏈條非常復雜。用戶群既追逐產品品質又對價格敏感,貨品需要不斷變換滿足其口味,當一個品種引進時,要想清楚其賣給誰,賣到哪里。這需要在采購時慧眼識珠,找到消費者真正所需,并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賣完,對采購時間、采購量、產品保鮮等品控上都需要達到極高的水準。”據悉,中糧我買網曾在2014年8月宣布完成由IDG資本領投的1億美元B輪融資。
——前搜狐聯席總裁王昕創(chuàng)建生鮮電商春播網
2014年3月底,前搜狐聯席總裁王昕從搜狐離職,經過半年禁業(yè)期后王昕再次加入創(chuàng)業(yè)大軍創(chuàng)辦生鮮電商平臺春播網,王昕任該公司執(zhí)行董事。有消息稱春播網已于2015年1月完成了一筆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。
——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:將云猴生鮮作為主攻部隊打市場
殺入電商江湖已經多年,對于湖南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來說,是一個不斷試錯、修正前行的過程。如今,王填已為云猴網梳理出最新的發(fā)展方向:將云猴生鮮作為主攻部隊,核心以垂直類網站打市場,再逐步進行平臺化的擴張。王填認為,只有當垂直類的用戶群建立起來,平臺化才能有規(guī)模。步步高有著很強的線下能力,包括對供應商管理和硬件設備優(yōu)勢,可以把線下的優(yōu)勢轉化到線上,將云猴生鮮打造成云猴電商最富有競爭力的頻道之一。
——1號店副總裁郭冬東:生鮮是1號店重點發(fā)力的品類
郭冬東表示,1號店在2015年會從拓展品類、區(qū)域擴張以及打造供應鏈優(yōu)勢上謀求增量,其中生鮮是1號店重點發(fā)力的品類。生鮮對于線下超市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品類,不僅能提升客戶粘性,還能帶來更多的客流,所以能在線下超市的銷售比重中占到20%左右,而對于線上電商也同樣如此,因此1號店決定大力開展生鮮業(yè)務。據悉,2015年2月24日,1號店成立專門的生鮮事業(yè)部,在品質和配送上突出競爭力。
二、資本聲音:豪賭現在不如放眼未來
1、今日資本徐新:生鮮領域還能出一個巨頭
今日資本創(chuàng)始人、著名投資人徐新多次在重要的會議場合表示其看好生鮮O2O未來的發(fā)展,徐新曾在發(fā)言中認為,“做O2O,品類的選擇(生鮮,水果)比努力更重要,生鮮領域還能出一個巨頭”,但同時她也坦承“生鮮是比較難做的”。
徐新表示,“大家可能看了各種各樣的O2O,最大的品類生鮮是很難做電商的,經濟模型是不賺的,我們覺得像扶不起的劉阿斗。中國電商比美國還牛的原因很簡單——中國人口密度非常大,85、90后天生就是宅男、宅女。以前我們買水果的場景主要在家里,現在不同了,為什么?這幫人吃水果變成在辦公室吃了,上午下一個單第二天送到很開心。85、90后這些用戶他們的生活方式為生鮮O2O帶來了可能性”。
2、紅杉資本郭山汕:生鮮O2O是優(yōu)化生鮮生意的有效方式
近日,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郭山汕解讀了他對于O2O市場的看法,其認為O2O給我們帶來的改變是整個商業(yè)社會的,涵蓋了“互聯網+行業(yè)”和“行業(yè)+互聯網”的商業(yè)模式。
郭山汕認為,以生鮮、家政、美業(yè)等為主的市場滲透率還不高的行業(yè),目前并沒有形成集中度。但是這些細分領域也都是接近千億元的規(guī)模,且原有的傳統(tǒng)線下痛點明顯,服務質量有待提升。以線上滲透率不足1%的生鮮為例,完全依靠傳統(tǒng)B2C電子商務來優(yōu)化生鮮生意還遠遠不夠,更大的市場需要通過O2O模式來重塑行業(yè)的供應鏈。
三、恰逢黃金時代、借力資本東風,生鮮O2O或將開創(chuàng)新紀元
作為生鮮電商,繞不過一個“鮮”字。隨著生產技術以及物流“硬件”的完善升級,生鮮產業(yè)鏈上、中、下游逐漸貫通,支撐“鮮”字背后的品控、冷鏈、倉儲、宅配、損耗五座大山也即將被一一翻越。億歐網總結了生鮮O2O新紀元即將到來的3點原因:
1、以外賣、汽車、房產和旅游為主的O2O市場已經大體成熟,格局也基本成型,容易被市場O2O化的也已完成了初步的升級改造。開拓生鮮O2O市場成為為數不多的可選擇領域,從時間角度來看也到了啃這塊硬骨頭的時候。
2、隨著冷鏈物流,冷庫倉儲的快速建設,生鮮O2O硬件設施被逐漸補齊,生鮮O2O市場百花齊放成為可能。
3、伴隨著消費升級,中產階級成為市場購買的新生力量。我國的消費變遷已經完成從溫飽消費、小康消費到多元化品質消費的轉型升級,以80后為主的消費群體引領了電商時代量的積累,以85后、90后為主的消費群體將會催生O2O時代質的飛越。
從現實層面來看,生鮮電商目前依然面臨著高昂的冷鏈倉儲投入、居高不下的物流損耗,但面對著萬億規(guī)模的市場潛力及不到1%的電商滲透率,加之政策的利好,如饑似渴的資本,以及行業(yè)即將到來的“爆點”,生鮮O2O或將成為下一個行業(yè)關注的焦點。但是要到生鮮o2o行業(yè)的完善還需長時間的摸索及實踐才行。